小时候都一定会写过一篇
“我是…”的作文:
“我是一支钢笔
一个小男孩把我买了回家
写了几下便把我丢在一旁
后来一天还在回家路上
不小心把我掉了
后来一个小女生把我捡了起来
小心翼翼地把我擦拭
很珍惜地 小心把我呵护
所以我很庆幸
有这么爱我的主人”
长大了以后
看事情的角度变了
换个角度想想:
那钢笔的价值
可能就只在于那小男孩在店里
把它买回家的那一刻兴奋
但看久了便腻了
或是那支钢笔其实写起来并不顺手
因此渐渐的
对小男孩来说便再也没有任何价值
抑或唯一剩存的价值
便是把它搁在一旁
偶尔回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冲动与那一刻的兴奋
价值
可以很客观
也可以很主观
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利用价值
却似乎永远无法
跟自己给自己的价值划上等号
“别让别人决定或左右
你觉得自己拥有的价值”
朋友用心良苦地劝说
这些道理我都懂啊
但如果别人对我只存在着利用价值的意义
而否决了自己追求自我升值的机会
我又怎能 不沮丧呢
有谁愿意想一下
小钢笔的感受呢
努力学习着
接受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利用价值
放弃思考
就会快乐些吧

*** *** ***
两天后看回这些文字
发现字里行间满满的
是不甘
也是钻牛角尖
应该学习 知足常乐吧
还有什么工作
可以让自己定时上健身房
可以在宁静的周日坐在星巴克里悠闲地上网写稿
可以在休假期间把手机关上
不甘 钻牛角尖
是因为不愿舍弃梦想
但一旦梦想变成梦魇
放过自己吧
我轻轻地告诉自己
知足常乐
我努力地学习着
^_____^